三峡科考营
【研学主题】:三峡科考营
【适龄群体及参与人数】:小学、中学1000人
【研学背景】 :
长江流经四川盆地东缘时冲开崇山峻岭,夺路奔流形成了壮丽雄奇、举世无双的大 峡谷,即长江三峡。峡谷两岸崇山峻岭,悬崖绝壁,风光奇绝,是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 之一。三峡大坝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。 为了培养同学们科学探究、科学观察、科学分析的素养,丰富同学们的课外实践活 动,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激发学生对学习地球科学的热爱,全面 推进素质教育,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,湖北星桥旅行社联合学校举办“三峡科考营”研学 活动。走进宜昌,探索三峡地质条件,了解三峡历史文化以及三峡工程建设的故事。
【研学目标】 :
1、认知目标: 了解三峡大坝建设历史,学习三峡水利工程科学原理; 了解链子崖地质条件,地质灾害形成过程以及防治方法; 了解链子崖化石、岩石类型,学习岩石标本野外采集方法; 探索独特的原始崖上村落文化; 了解屈原生平事迹,吟诵经典诗文。
2、情感目标: 学习三峡工程创新成果,提升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。 在分小组协作过程中增强团队合作意识,培养集体荣誉感。 观察奇特的地质现象,培养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命的情操。 探索屈原文化,增强学生的荣辱观。
【研学地点介绍】: 西陵峡南的秭归,孕育了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,也有有一座布满裂缝的大 山——链子崖。链子崖是世界岩崩治理地质的奇观,大自然留给人类的天然地质博 物馆,被地质泰斗李四光先生定为“世界地质研究的化石”。 三峡大坝旅游区以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——三峡工程为依托,全方位展 示工程文化和水利文化,为游客提供游览、科教、休闲、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服 务,将现代工程、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有机结合,使之成为国内外友人向往的旅游 胜地。 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三峡秭归产学研基地坐落于秭归县城西北缘,每年地大 师 生1800余 人 次 在 秭 归 产 学 研 基 地 进 行 基 地 地 质 、 地 球 化 学 、 环 境 地 质 、 工 程 地 质、测量、土地管理等多学科的野外教学实习和科研工作。此外,广州中山大学、 武汉大学、武警黄金部队、台湾大学、香港大学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也借助秭归基地 开展各项教学或科研活动,每年亦达2000余人次。目前,秭归基地已成为立足地大 各专业实践教学需要,面向全国、服务于社会,集实践教学、技能培训和科学研究 于一体的重要场所。
【研学内容】:
1、三峡工程展览馆科普参观
通过照片、图表、模型、实物、动画、字画和影视等形式了解三峡工程十年建设的 过程和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。
研学课堂: 三峡工程的运作原理是什么?
2、前往截流园
三峡截流纪念园是以三峡工程截流为主题,集游览、科普、表演、休闲等功能于一 体的国内首家水利工程主题公园。 研学课堂: 成功实施了几次截流 截流过程中都是用到了哪些大型机械
3、前往链子崖
链子崖曾是一座布满裂纹的悬岩绝壁,最大的裂缝有5米多宽、700米深,直接威 胁长江中下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,为彻底治理链子崖地质灾害,国家首次动用了国 务院总理基金4600万元,采用最先进的地质灾害治理技术,经过四年的治理,智慧的 人们终于用整体锚固的方式实现了千钧铁链锁住链子崖的梦想。 研学课堂: 地质滑坡灾害的形成原因 野外岩石采集与标本制作 崖上村落风土人情调查。
4、 屈原祠参观
屈原祠始建于唐元和十五年(820年)。1978年建葛洲坝水利枢时,将它迁向家 坪,且按原貌重建。屈原祠以屈原文化为统领,是三峡库区能够把物质文化遗产和非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充分结合起来的重点区域。
【研学课堂】: 屈原有哪些著名作品 屈原祠什么进行什么教育的地方
【研学安排】:
第一天
7:30 指定地点集合出发,前往宜昌
12:30 午餐
13:00 入住地大秭归实习基地
14:00 前往三峡大坝
14:30 三峡大坝工程展览馆科普参观
17:30 返回基地
18:30 晚餐
第二天
8:00 吃早餐
9:00 前往链子崖
10:00 景区门口化石讲解-吊脚楼观赏峡江风貌-链子崖风景区地质构造、地质灾害 科普
12:00 午餐 13:00 前往链子崖后山
13:15 链子崖边徒步,欣赏峡江地貌,沿途讲解节理构造地质现象及原理,采集岩石
17:00 返回基地
18:30 晚餐
第三天
7:30 早餐
8:00 收拾行李
9:00 前往屈原祠
9:30 屈原祠参观,经典诗文吟诵
12:00 午餐
13:00 返回武汉